【资料图】
4月28日,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成功合龙,为实现2024年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。
超级工程拥有超级智慧,二航建设者创新将传统建造改变为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,让伶仃洋大桥成为一座“有智慧”的大桥,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新地标。
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,又一集“桥、岛、隧、水下互通”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。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,全长2826米,为主跨1666米的三跨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,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。中交二航局承担伶仃洋大桥东塔、东锚碇、上游侧主缆、钢箱梁等建设。
伶仃洋大桥拥有全球最高海中桥塔,施工期台风频繁,海上超高桥塔施工面临“高盐、高湿、高热”三大难题,传统设备在施工效率、品质、人员劳动强度和风险管控方面难以与建设要求匹配。
中交二航局提出基于“装配化设计、自动化下料、工厂化制作、快速化安装”的钢筋部品智能建造理念。自主研发钢筋网片柔性生产线,实现钢筋工业化生产,塔柱钢筋采用“后场网片预制、前场部品组拼、塔吊整体吊安、锥套快速连接”的施工新工艺。
在桥塔施工现场构筑了高空“竖向移动工厂”,使塔柱达到每天1.2米的爬升速度,相比传统工艺提高1.5倍。其智能养护系统使混凝土达到工厂内标准化养护条件,同时减少高空作业工人40%,实现“机械化减人、智能化换人”的科技强安、品质提升目标。
伶仃洋大桥的合龙,加快了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步伐。桥塔矗立,桥面蜿蜒入海,深中通道如长虹卧波,串联起珠江两岸,即将成为撑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“交通脊梁”,进一步拉近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,提高大湾区“硬联通”和“软联通”水平。
本文转载,如有雷同请联系作者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