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《哲学小辞典》11.40 梁启超

发布时间:2023-08-03 07:20:42 来源:哔哩哔哩

【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】

40、梁启超(1873—1929)

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宣传家。字卓如,号任公,广东新会人。光绪举人。1890年,拜康有为为师。1896年,在上海办《时务报》,任主编,写过一些变法维新的文章,宣传改良主义。还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和政治学说。戊戌政变后,逃亡日本,创办《清议报》,坚持改良主义路线,主张立宪保皇,反对民主革命。辛亥革命后,投靠袁世凯,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,任财政总长。“五四”运动时,以学术研究为名,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,最后成为历史上的反动人物。


【资料图】

在哲学上,梁启超认为客观世界是由“心”创造的。他说:“境者,心造也。一切物境皆虚幻,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”。[i]他的所谓“心境”,即“吾之所见者,即吾所受之境之真实相也。故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”[ii]。他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在性,认为有我或有心才有物,无我或无心则无物,主张“天下必先有理论,然后有事实,理论者,事实之母也。凡理论皆所以造实事。”[iii]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。他还提出:“今夫自然之变,天之道也。”“凡在天地之间者,莫不变。······藉日不变,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。故夫变者,古今之公理也。”[iv]“变亦变,不变亦变。”[v]这包含着辩证法思想因素。但他所说的“变”,还属于庸俗进化论。在历史观上,他鼓吹英雄创造历史,认为“世界者何?豪杰而已矣,舍豪杰则无世界。”[vi]“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,舍英雄几无历史”[vii]。他说:“吾读数千年中外之历史,不过以百数十英雄之传记磅礴充寒之。使除此百数之英雄,则历史殆黯然无色也”[viii],公开宣扬英雄创造历史,污蔑人民群众为“乌合之众”,是“群氓”,这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。

梁启超宣扬资产阶级变法维新思想,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,但在戊戌变法之后,走上了保皇道路,反对民主革命,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,则是反动的。著作编为《饮冰室合集》。哲学著作有《变法通仪》、《新民说》、《自由书》等。

注:

[i] 《自由书·惟心》。

[ii] 《自由书·惟心》。

[iii] 《新民说·叙论》。

[iv] 《变法通议自序》。

[v] 《变法通仪》。

[vi] 《自由书·豪杰之公脑》。

[vii] 《中国史界革命案》。

[viii] 《文明与英雄之比例》。

推荐阅读